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指導 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已落下帷幕,而沒有趕上今年高企申報列車的企業,可以開始著手準備,進行下一年度的高企申報工作了,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 一定要提前規劃,充分準備、布局。
一、申報對象(一)2023年資格到期需重新認定的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二)擁有知識產權的高新企業;有意向明年申報的企業,趕快看過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來引導和促進企業建立和完善研發創新機制及體系。
對企業來說,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有諸多好處:1、國家資質企業資質優先保障用地、電力、排污、節能、研發補助、稅收政策扶持。
2、資金補助不同的地市都有具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資金獎勵。
3、稅收減免企業所得稅年稅率由原來的25%降為15%,相當于在標準稅率上降低了40%,3年期滿之后可以申請復審,復審通過繼續享受3年稅收優惠。
4、品牌提升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后,說明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具有較高的科技創新能力、較好的經濟效益和較強的組織管理水平。
提升企業品牌實力,有利于企業招標加分,掛牌上市獲得優先權。
5、研發費用支持除煙草制造業以外的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按照實際發生額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6、用地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可優先獲得辦公及工業用地,將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有機會獲得免費用地的機會。
7、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對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
劃重點!以下這些數據企業須達標!值得“劃重點”的是,以下這些“核心數據”,企業必須達標,否則會被“一票否決”:必要條件要求注冊時間一年以上科技人員數量從事研發和技術創新的科技人員≥10%研發費用收入5000萬以下的≥5%收入5000萬-20000萬之間的≥4%收入20000萬以上的≥3%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達到申報前一年總收入的60%以上稅收征收方式查賬征收 技術領域也要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八大領域)》,即常說的申請單位的產品或技術要在八大高新領域范圍之內,這是企業認定高企的先決條件。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復審,要提前準備什么?1、核心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的一個硬性條件就是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確指出:不具備知識產權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知識產權是高企認定的重要指標,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首要條件,在總分100分的評測體系中,知識產權分值高達30分,而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分為Ⅰ類和Ⅱ類知識產權。
其中,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按Ⅰ類評價,在高企認定中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實用新型專利、外觀涉及專利、軟件著作權(不含商標)等按II類評價。
知識產權可以通過自主研發,以及受讓、受贈或并購等方式獲得,無論以什么方式取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同類別知識產權申報下證時間有所不同。
建議:①企業必須盡早獲取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要跟本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相關聯,能夠有力支撐技術的先進性及高新技術產品的創新性。
②做好專利的布局,盡量避免出現只有申報當年或上年度集中授權情況。
企業應做好規劃設計設立年度研發立項,且建議企業每年申請知識產權5項以上,保證企業自身每年均有5件以上科技成果,從而體現出企業持續研發、持續創新能力。
③企業在申請軟件著作權時,要注意軟件開發完成時間應在研發立項實施階段。
建議企業申請知識產權時,開發完成時間與研發立項周期密切貼合。
④企業在申請的知識產權時,知識產權名稱的選擇也很重要,要能體現其核心技術點,以方便評審專家一眼就可分辨判斷。
2、研發活動及研發費用歸集企業應該持續投入經費進行研究開發,研發費投入占比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中明確了研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
企業一定要提前按照指引要求,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和認定。
如果沒有進行提前規劃,在高企認定之前才臨時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整理,不但工作量非常大,還經常會出現紕漏,導致高企認定失敗。
①企業應提前擬定研發項目及周期,做好研發項目前期立項、中期管理、后期驗收的全過程資料整理匯總。
②要能夠**歸納提煉每個研發項目的核心技術、創新點,便于專家快速準確的了解認可該項目。
③企業的研發費要在每年的納稅申報表中有所體現,并按照要求進行加計扣除。
3、人力資源體系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中明確規定科技人員要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0%,這就要求企業提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體系,以此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
①申報材料內的職工總數與當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差異不超過10人。
如低于10人建議出具相關的差異說明并附在人力資源情況表處,超過10人,建議更正當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中。
②科技人員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必須在183天以上,要盡量做到全部參保。
③科技人員要與每年科研項目立項計劃書中的人員相匹配并互相佐證。
4、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
科技成果轉化,是高新技術企業評測體系中另一項高分項,分值高達30分,對高企認定的成功率影響很大。
①科技成果轉化逐項說明中應貼合產品進行具體描述,具體描述但不限于:該成果對產品產生了具體的作用或工藝手法、利用該成果實現了某些具體的指標和經濟效應等。
②每個主要產品應補充專利摘要、檢測報告、查新報告、產品照片、銷售合同及發票等證明材料。
用于佐證企業自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能力和企業產品技術的先進性。
5、研發機構、規范組織管理《高企認定工作指引》指出創新能力評價體系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評分占20分,這就要求企業在日常研發過程中對研發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執行、獎勵政策的體現都要明確規范。
但凡能證明企業實際進行了研發活動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材料都應要注意日常收集與整理,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資料準備不充分。
①申報企業建立管理制度體系時,根據企業現行的組織架構流程,制定符合具有企業自身特點的研發組織管理體系,發布并實施相關制度流程。
②《研發投入核算制度》《研發費用輔助帳核算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中規定的會計準則需規范到企業具體的財務歸集和研發費用核算的日常工作中,并嚴格遵守。
③結合企業自身發展變化及經營管理需求,制定并更新迭代相關的組織管理制度并實施發布修訂版。
④建立健全研究開發機構,與科研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有條件的可申請認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
從往年工作安排來看,時間往往安排在6、7、8月三個月份(具體以實際安排為準),時間距今已不足一年,企業想順利完成2023年高企申報,現在就必須著手準備,提前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