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山東 濰坊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05:32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05:32 |
瀏覽次數: | 130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小型專科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生產加工
處理方法
物理處理法: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于物理處理法。
化學處理法: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后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1.格柵井:在池中設置粗、細格柵。粗格柵柵條間距為0.5cm,細格柵柵條間距為0.2cm。粗格柵主要作用是對污水中的雜物、懸浮物進行攔截;細格柵的主要作用是攔截池中的毛發、細小顆粒等物質,見格柵處理后的污水流入調節池。
2.調節池:調節池主要起到廢水均質均量作用。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需要對污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科學調節,實現對廢水的均化,從而有效的避免在醫療污水處理過程中出現較大死水區域,通過對污水進行均質均量后,經污水泵將污水輸送到水解酸化池。
3.水解酸化池的主要作用是在兼氧微生物作用下.使那些難以被生物降解的復雜化合物發生分解反應,從而轉變小分子微生物,水中難以分解的化合物較少,從而使污水中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提高。經水解酸化后的出水自流入到MBR生物膜池中。
4.在MBR生物膜池中,通過MBR膜組件進行過濾吸附處理,由羅茨鼓風機向廢水中供氧,對生物池內部進行充氧,使污水中的大量微生物在池內進行新陳代謝,消耗污水中大量的有機物,需要對膜組件進行沖刷,有效的避免污泥在膜表面結塊,避免了膜污染的發生。
專科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裝置
污水的水質特點是含有大量的病原體──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如結核病醫院污水,每升可檢出結核桿菌幾十萬至幾百萬個。醫院污水還含有消毒劑、藥劑、試劑等多種化學物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醫療手段的醫院的污水還含有放射性物質。
醫院污水的水量與醫院的性質、規模及所在地區的氣候等因素有關,按每張病床計一般為每天200~1000升。醫院污水處理主要是消毒,即殺滅病原體。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或用臭氧消毒(見水的消毒、廢水氧化處理法)。
醫院排出的放射性廢水常用貯存衰減法處理。醫院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131碘,32磷,198金,24鈉等是半衰期較短的同位素,可以將放射性污水貯存于地下專用衰變水池內,貯存時間為10倍于半衰期,把放射性濃度降到容許排放的程度。如果放射性污水的濃度很低,水量很小,也可用稀釋法處理。
期有動力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我國對地埋式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同樣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1994年開發出的新型WSZ小型污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為:污水→調節池→初沉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調節池停留時間為4-8h,為節省占地面積,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豎流式沉淀池,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半軟性填料,停留時間為2.5-3.2h;199年蘇楊等人研究的高效生活污水凈化槽技術是以傳統化糞池為基礎,在好氧區增設曝氣裝置,增設沉淀區并增加了污泥回流系統,在第二厭氧區底部堆積部分漂浮填料以防止污泥流失,提高凈化槽負荷。
生物處理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于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于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生物接觸氧化法: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后,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后進行處理,消毒后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