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成5的續簽成功比例,還擔心什么?每一位咨詢我的朋友,在我和聊優才計劃"/>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全國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4 12:24 |
最后更新: | 2023-11-24 12:24 |
瀏覽次數: | 141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香港優才續簽總體上不難,轉永居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一、9成5的續簽成功比例,還擔心什么?
每一位咨詢我的朋友,在我和聊優才計劃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問一下后續續簽的問題。今天呢,就通過一批數據,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也就是香港優才計劃的續簽申請審批統計數據情況:
香港優才計劃的續簽數據
就上圖而言,可以看到,如果把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所有成功獲批延期的數量求和是1902,這3個年度所有申請延期的數量求和是1994,那么算一個概率就是95.39%,也就是香港優才計劃的總體的續簽成功概率是95%+。對比香港優才計劃的申請成功概率在25-30%之間浮動,我覺得對于大多數申請人還是考慮一下第一步怎么走好(大佬忽略申請,直接考慮續簽就好了),拿到了身份后續的操作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二、續簽成功的朋友大概有哪幾種情況?與香港聯系如何?
對于這95%的通過率,那就我身邊朋友的情況,直觀的感覺就是可能有8成的朋友還是在內地定居,或者就是至少前面3-5年都是會繼續在內地定居生活的,他們每年能來香港的時間差不多都是低雙位數的時間,也就是那么10天20天的。呢,我所認識的人,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申請延期被拒的,全部都順利拿到了續簽。我總體覺得優才計劃的續簽是非常容易的。
當然了,大家的延期申請都被批準了,拿到的續簽年限可能有所不同。按照官方的指導,第一次續簽是給3年的續簽,實際情況是,入境處給有的朋友批了3年的續簽,部分朋友只批了1年或者2年的續簽,這個就和大家與香港的聯系有很大關系了。
舉個例子,比如有的申請人自從優才通過之后,一直不來香港,配偶和子女也沒有人在香港定居,也就是一家人過了優才之后完全和香港沒有聯系,在這種情況下續簽,通常入境處不會拒簽,而是給1年的續簽。這1年算是一個警告。在這1年期間,如果表現比較好,和香港聯系較多,那么很大機會還是可以拿到一個3年的續簽。如果還是一直沒有聯系,那么有可能還會拿到一個1年的續簽,也有可能入境處就直接拒簽了。我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就是我一個合作伙伴,通過優才之后一直沒有在港生活,第一次續簽只拿到了1年的續簽,在這1年期間和我合作一起做移民服務,作為我的員工順利拿到了3年的續簽。在這一年期間,我的合作伙伴一家人也是一直在內地,因為他與香港存在工作聯系,也是順利拿到了3年續簽的。
一個情況就是申請人和香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比如,一家人在香港定居生活,完全落實了在港定居的要求。有的人是配偶和子女在香港,配偶在香港工作、子女在香港讀書。有的情況是個人在香港定居工作,配偶子女在內地。甚至于,有的人在香港有一份工作,外派到內地或者海外工作,人不在香港,公司主體在香港、在香港有工資流水和強積金。甚至于說,配偶有一份在香港的工作,一家人在內地定居生活。在上述的情況下,都是很大機會拿到3年的續簽的。
就是有一些可能給到1年、2年或者3年續簽的情況,這個就是因申請人情況而已、因入境處處理官員的主觀印象而已。我有認識2個朋友,一個人是單身,續簽前3個月來香港,找了一份工作、在親戚家住著,最終只拿到1年續簽。一個case,一個朋友有家庭,也是差不多續簽前3個月來港,孩子找了學校,一家人在香港定居,順利拿到了3年續簽。我還有認識朋友,也是一直在內地,做兼職賣保險,有的續簽2年有的續簽3年。同樣的,包括自己開公司的,也是有1年、2年和3年的情況發生的。就是大家在續簽的時候,平時多做一些聯系材料還是挺好的,花不了太多錢,主要是平時花點精力搞一搞,對于續簽與轉永居都是有好處的。
三、不來香港,為了續簽我要花多少錢?
這里呢,我就只能做一個最基本的費用預計哈。實際花多少錢,這個就因實際情況而已了。
(1)和我一起合作,做做移民啥的業務啦,我的遠程員工。
這個是有錢賺的,不需要自己的開銷,就是需要自己花時間做事情啦,畢竟除了內地的主業,還有一份副業嘛。
(2)給親友的香港公司遠程打工(兼職、全職都可以)。
看具體情況怎么樣子啦,那每個月的強積金費用要自己付的,一個月1-3千塊錢了(強積金類似一個定投的基金,是退休金的作用,所有錢不管賺了、虧了都是自己的,不會有交給政府統籌的,都是到個人的賬戶)。如果是真實的打工,那就肯定是賺錢的嘛。
(3)兼職賣保險,要有一些工作業績。
如果是有資源,這個是賺錢的,看自己能賣出多少的保險啦。做保險呢,核心也是要有單子的,不能一直沒有單子、沒有收入,那就相當于啥都沒做嘛。如果是自己給自己或者家人買保單,因為公司發的傭金都是自己賺了,其實也是省錢的方案。具體我也有認識靠譜的做保險的朋友,也可以介紹大家具體聊一下。
(4)自己注冊公司,需要做一些合同流水。
公司注冊費用+開銀行賬戶,一般1w港幣搞定。每年的基本運作費用1-5k人民幣吧,具體金額多少看公司的情況,畢竟要做年審+審計的。那要不要給港府交稅,這個就看申請人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