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山東 菏澤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1-28 12:56 |
最后更新: | 2023-11-28 12:56 |
瀏覽次數: | 156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綠色通道蓄電池LC-R12100/UPS電源用蓄電池
鉛酸蓄電池安裝要求
● 使用前檢查電池外觀有無裂紋,破損,漏液現象, 一經發現應及時查找原因或進行更換。
● 電池應安裝在遠離火源,熱源(大于2M)的地方,必須有良好的排氣通風條件,應確保電池運行的環鏡溫度在15-25度。使得電池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 充電電流電壓,時間必須按廠家規定執行,電池避 免過充過放電。
● 搬運,安裝,使用過程中應避免電池正,負極短路。
蓄電池性能的優越性:1.內部為凝膠電解質,無游離電解液存在。在強充情況下,不會出現滲漏電解液現象。2.電解質約有20%容馀份量,在高溫操作或過量充電時仍極為可靠,電池不會產生“干化”現象。電池的高低溫度范圍較寬。3. 采用高靈敏低壓單向氣閥,能保證及時排放過壓氣體。電池不會出現滲漏或鼓脹的現象。電池完成密封,不需要特殊通風設備。4.2V單體已達標稱容量 (2500Ah),電池均勻性很好,允許不同容量,什致不同生產年份的新舊電池進行串,并聯混合使用。電池組相互間不會產生“環流”現象。5.膠體電 解質上下濃度一致,不會產生酸分層現象。反應均勻,在高倍率放電情況下,極板不會變型而導致內部短路。6.可造成高柱狀型電池,占地面積?。ㄈ?3000Ah/48V電池組占地僅2.9平米)。200Ah-1500Ah單元有豎放式/臥放式可供選擇。7.電解質的濃度低,為1.24Kg/L,電池使用壽命較長,在常溫20下達1820年。內部有深度放電保機制,深放電后的電池仍能聯接在負載上。在四周內充電也無損電池的性能。經充電后很快恢復 電池的標稱容量,也不會影響電池的壽命。
駱俊蓄電池內部失水的原因:鉛酸蓄電池失水會導致電解液比重增高、導致電池正極柵板的腐 蝕,使電池的活性物質減少,從而使電池的容量降低而失效。鉛酸山特蓄電池密封的難點就是充電時水的電解。當充電達到一定電壓時(一般在2.30V單體以 上)在蓄電池的正極上放出氧氣,負極上放出*氣,產生電解液水分的流失。必須嚴格控制充電電壓,不能過充電,造成蓄電池失水。根據實際測試情況,出現 蓄電池故障基站中大部分電池都存在電池失水問題,分析原因是由于蓄電池廠家對于安全閥的控制也存在一定問題。目前規定的安全閥開啟壓力是15Kpa以 上,而實際運行中由于同一品牌普遍出現山特蓄電池失水,對山特蓄電池安全閥的控制壓力,不得不進行認真研究。建議同廠家積極聯絡,并對目前安全閥開啟 壓力進行測試,以甄別失水原因
綠色通道蓄電池LC-R12100/UPS電源用蓄電池
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主機廠要不要建電池廠,取決于它的需求量,只有電池需求量足夠大的時候才會考慮獨立建設電池廠,并且還要能夠保持連續的技術進步。就像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乘用車公司都是自己做發動機一樣?!彼岬?,客車、商用車自己做發動機的就比較少,因為整車產量不夠,做發動機就不合適。
而除了穩固供貨的考慮,降低生產成本也是一個重要的目的。有數據顯示,電池成本約占電動車總成本的30%-40%,而車企采購電芯后自行生產電池包,要比直接采購電池包更有成本優勢。近期寧德時代辟謠了磷酸鐵鋰電池價格將提高10%的消息,但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電池成本大增也是大概率事件。
事實上,為了解決動力電池缺貨以及成本的問題,有實力的車企不僅下決心自建電池廠,也已經開始通過自行投資、并購等模式下廠制造動力電池,像特斯拉、寶馬、大眾等企業甚至都已參與到上游鋰資源的卡位戰中。目前,上汽、廣汽、長安、吉利等多家車企與寧德時代達成了合資合作關系,而長安、豐田則與比亞迪達成了合資合作關系。跨國車企也是毫不示弱,謀求深度綁定,比如大眾中國入股國軒高科成為大股東,而奔馳也宣布入股孚能科技并獲得3%的股權,本田出資37億元參與寧德時代定增,獲得1%的認購股權。
一些車企在與寧德時代合作的也在開拓與二線電池廠家的合作可能。比如廣汽埃安主力車型的電芯供應商已逐漸從寧德時代更換到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的方形三元電池也獲得了華晨寶馬的定點項目,特斯拉國產Model Y則將LG定為電池供應商?!案偁幰话銜寖r格下降,也能夠降低供應鏈的風險,于依賴某一家上游公司。尋找多家供應商,是汽車零部件采購的常用方法?!庇衅囆袠I人士表示。
在寧德時代的崛起中,車企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但從近期的種種現象來看,曾經緊密依靠寧德時代的車企們,正在試圖避開這一行業巨頭。這些車企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自然有話語權、定價權的爭奪,也有對產能的擔憂。但反過來看,這些大規模自建電池廠的車企,如果未來其電動車銷量不達預期,那么現在大量的電池產能投入或許將變成巨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