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華為 |
型號: | ICC710-HA1-C2 |
產地: | 廣東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山東 濟南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14 14:01 |
最后更新: | 2023-12-14 14:01 |
瀏覽次數: | 186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華為ICC710-HA1-C2通信電源柜48V400A太陽能光伏混合發電系統
華為室外一體化智慧站點產品介紹
ICC710是室外型一體化智慧站點,支持前后開門維護,
適用于深度大于550mm的設備收容。
柜體采用前后雙柜門,便于維護,
并為ETC門架系統站點網絡、安全、X86服務器及存儲等設備及其備份設備提供一體化收容、
可靠供備電及溫控,保障ETC門架系統關鍵生產設備的可靠運行。
華為室外柜ICC710-HA1H-C2室外一體化電源系統
產品特性
硬件防盜:采用三點鎖,外部無裸露可拆件,安全防盜防破壞?
站點安防:支持智能門禁,支持IC卡、網管遠程、鑰匙開鎖,支持權限分配,支持站點開鎖日志記錄,支持門開告警,監控電子門鎖的開關實時狀態,支持告警聯動抓拍
高可靠供電:整流模塊支持N+1備份,可在線更換,站點設備在線率應達到99.99%
智能管理:遠程網管管理,減少下站次數,降低維護費用?
部署簡單:部件模塊化安裝,一柜集成,占地面積小,能實現快速建站?
平滑演進:支持平滑疊加太陽能、油機輸入,支持功率、配電的平滑擴容?
電網適應:具備緩啟動和智能削峰功能,避免負載峰值功率引起前端保護
華為ICC710-HA1H-C2應用場景
高速路ETC門架系統室外場景,門架側部署
華為ICC-HD2-C5
華為MTS9510A-HX2005
華為ICC701-HA2-C2
華為MTS9510A-AX2102
華為MTS9510A-GX2101
華為MTS9510A-XA1701
華為MTS9510A-XT2002
華為MTS9513A-AA1701
華為MM
華為ESC330-D5
華為APM30H,TMC11
5G發展歷程
2013年2月,歐盟宣布,將撥款5000萬歐元。加快5G移動技術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標準。
2013年5月13日,韓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開發第5代移動通信(5G)的核心技術,這一技術預計將于2020年開始推向商業化。該技術可在28GHz超高頻段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傳送數據,且*長傳送距離可達2公里。當前的第四代長期演進(4GLTE)服務的傳輸速率僅為75Mbps。而此前這一傳輸瓶頸被業界普遍認為是一個技術難題,而三星電子則利用64個天線單元的自適應陣列傳輸技術破解了這一難題。與韓國4G技術的傳送速度相比,5G技術預計可提供比4G長期演進(LTE)快100倍的速度。利用這一技術,下載一部高畫質(HD)電影只需十秒鐘。
2014年5月8日,日本電信營運商NTTDoCoMo式宣布將與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家廠商共同合作,開始測試凌駕現有4G網絡1000倍網絡承載能力的高速5G網絡,傳輸速度可望提升至10Gbps。預計在2015年展開戶外測試,并期望于2020年開始運作。
2015年9月7日,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公司宣布,將從2016年開始試用5G網絡,2017年在美國部分城市全面商用。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將在2016-2018年進行,分為5G關鍵技術試驗、5G技術方案驗證和5G系統驗證三個階段實施。
從發展態勢看,5G還處于技術標準的研究階段,后來幾年4G還將保持主導地位、實現持續高速發展。但5G有望2020年正式商用。
2017年2月9日,國際通信標準組織3GPP宣布了“5G”的官方Logo。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發布《關于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相關事宜的通知》,確定5G中頻頻譜,能夠兼顧系統覆蓋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國工信部發布通知,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工作,并力爭于2018年年底前實現第三階段試驗基本目標。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準組織3GPP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并發布。
2017年12月,發改委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于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于500個。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布,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采用非獨立的3GPP5G新無線標準和Sub6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2018年2月27日,華為在MWC2018大展上發布了首款3GPP標準5G商用芯片巴龍5G01和5G商用終端,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
2018年6月13日,3GPP5GNR標準SA(Standalone,獨立組網)方案在3GPP第80次TSGRAN全會正式完成并發布,這標志著首個真正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出爐。
2018年6月14日,3GPP全會(TSG#80)批準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加之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準,5G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準化工作,進入了產業全面沖刺新階段。
2018年6月28日,中國聯通公布了5G部署:將以SA為目標架構,前期聚焦eMBB,5G網絡計劃2020年正式商用。
2018年8月2日,奧迪與愛立信宣布,計劃率先將5G技術用于汽車生產。在奧迪總部德國因戈爾施塔特,兩家公司就一系列活動達成一致,共同探討5G作為一種面向未來的通信技術,能夠滿足汽車生產高要求的潛力。奧迪和愛立信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在未來幾個月內,兩家公司的專家們將在位于德國蓋梅爾斯海姆的“奧迪生產實驗室”的技術中心進行現場測試。
2018年11月21日,重慶首個5G連續覆蓋試驗區,建設完成,5G遠程駕駛、5G無人機、虛擬現實等多項5G應用亮相。
2018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運營商SK、KT與LGU+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第一批應用5G服務的地區為首爾、首都圈和韓國六大廣域市的市中心,以后將陸續擴大范圍。按照計劃,韓國智能手機用戶2019年3月份左右可以使用5G服務,預計2020年下半年可以實現5G全覆蓋。
2018年12月7日,工信部同意聯通集團自通知日至2020年6月30日使用3500MHz-3600MHz頻率,用于在全國開展第五代移動通信(5G)系統試驗。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這意味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展5G系統試驗所必須使用的頻率資源得到保障,向產業界發出了明確信號,推動我國5G產業鏈的成熟與發展。
2018年12月18日,AT&T宣布,將于12月21日在全美12個城市率先開放5G網絡服務。
2019年2月20日,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南基提到,2019年3月末,韓國將在全球首次實現5G的商用。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2019年7月23日,中興通訊宣布首款5G手機中興天機Axon10Pro5G在京東、天貓、中興手機商城等同步開啟預售預定,售價僅為4999元。
2019年11月1日,三大運營商將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業內人士表示,電信運營商推出5G商用套餐意味著5G由此進入正式商用階段,表明運營商第一步的5G網絡建設基本到位。